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8-18 01:01

开放日序幕  一场特殊的“人生告别会”,一个发人深省的生命课堂

几个月前,一位年仅30岁的两个孩子的父亲因胃癌离世。在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时,这位父亲写下了自己的一些愿望,“想跑一次马拉松,想陪孩子参加一回野外露营,想做一个全面体检……”这些在普通人看来习以为常的事情,却永远留在了他的遗愿清单上无法实现。

3月22日,给这位父亲策划葬礼的北京市八宝山殡仪馆葬礼策划师靳中学为自己也组织了一场“人生告别会”。作为主人公,靳中学与到场的数百位相识或不相识的来宾一同聊起了他的人生、他的生活。在这场“人生告别会”上,人们了解了他与殡葬行业结缘的故事,看到了记载着他从业十几年来策划了近万场葬礼的记事本,听到了他对人生和死亡的感悟。

靳中学感叹:“如果人生可以重来,我会把手头工作放一放,多回家陪陪父母,听听他们的唠叨,亲自下厨给他们做顿饭……”与以往他所策划的葬礼不同,这是一场有充分准备的“告别”。没有逝者、没有哀乐、没有哭泣,却不再仓促无力、不再无法挽回。对靳中学来说,他所讲的任何一个愿望都不晚,因为他还有足够的时间去实现。

作为八宝山殡仪馆2019年公众开放日的序幕,这场特殊的“人生告别会”更像是一个“生命课堂”发人深省。

连续四年向公众开放  殡葬业的神秘面纱不再神秘

饱含61年悠久历史的八宝山殡仪馆,平均每年举办近万场告别会、火化约2.5万具遗体,火化量占北京全市总量的1/4。它所承载的政治使命、行业使命、社会使命,使它在北京市乃至全国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2016年3月,八宝山殡仪馆举办首届公众开放日活动。公众走进告别厅、整容室、火化车间……详细了解全流程殡仪服务项目,零距离体验一线殡葬职工的工作环境,殡葬行业的神秘面纱在这里不再神秘。

此后的每年3月,八宝山殡仪馆公众开放日都会如约而至,相似的时间,相同的地点,却每每都会呈现出不同的亮点和特色。2016年的“故人沐浴”给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几位工作人员彬彬有礼、动作轻柔地展示了为“逝者”沐浴的全程,人们感叹,原来可以如此有尊严地离去;2017年推出了“心语抚慰引导”“丧礼策划工作室”等十大服务品牌,由80后、90后担当重任,公众看到了蓬勃的朝气,颠覆了对传统殡仪服务的认知;2018年将VR科技和殡仪服务相融合,逝者家属通过佩戴VR眼镜,在几分钟内就能身临其境地了解整容、告别、火化等全流程殡仪服务实景。而今年,八宝山殡仪馆则向公众演示了新型的告别仪式,展示了新型的安葬方式,馆内建设的京城首家生命文化展厅积极弘扬生命文化教育,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逝者骨灰可制成饰品  用更美的方式留存“生命”

在八宝山殡仪馆院内西侧的一间工作室,记者见到了该馆今年推出的新型骨灰安葬方式“舍爱晶烁”——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将逝者的部分骨灰制作成漂亮的饰品,戴在身上或摆放在家中,这种将“生命”留存的方式吸引了不少参观者的目光。

走进工作室,一眼便能看到木架上摆放着的一排排精致的玻璃瓶,里面分别装着红玛瑙、绿松石、白云母等宝石,五颜六色十分夺目。据工作人员介绍,这些都是制作骨灰饰品的材料。“逝者家属将亲人的部分骨灰送来以后,可以亲自参与饰品前期的制作过程,根据个人喜好选取五十六种宝石的用量,进而把控成品的颜色。”

记者在现场观察了几个正在展示的样品,绝大部分被制作成了项链挂坠,有的则单独装在了便于在家中摆放的特制容器内。记者发现,这些成品因加入了不同用量的宝石而呈现出了不同色彩,有的偏黄,有的偏白,有的偏粉。工作人员根据二十四孝里“望云思亲”的典故给它们起了一个唯美的名字“望云珠”。

“制作骨灰饰品的时间大概在两个小时左右,家属取到亲人骨灰后,随即就可以到工作室现场制作。”八宝山殡仪馆新闻发言人、副主任周为华说,逝者家属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制作多颗“望云珠”,每个亲人都能保存一颗,也可以戴着“望云珠”去旅行,这些都是传统安葬方式无法实现的。而对于选择自然葬和海葬的逝者家属来说,这更是一种全新的情感寄托方式。

3D打印技术的实际应用  让逝者以最好的形象体面离去

失去亲人的悲痛,在因交通事故、火灾、矿难、意外坠落等非正常离世的逝者身上尤为深刻,遗体常常因为面部受损或严重变形而无法直接举行告别仪式。

2017年,八宝山殡仪馆与民政部一零一所开展科研项目合作,让逝者“完美告别”成为现实。“3D打印工作室”在该馆正式挂牌成立后,高质量遗体修复整形美容服务的进展一直备受社会关注。

公众开放日当天,记者再一次探访该馆的“3D打印工作室”。在约20平方米的房间内,一台3D打印机器正在静静地进行人脸模型打印,展示柜里的几个人脸模型比之前看到的更为逼真。

据工作人员介绍,3D打印是快速成形技术的一种,将逝者的照片扫描进电脑后,通过三维数字建模系统分解成若干层平面切片,随后再由打印机把粉末状、液状或丝状的塑料、金属、砂等可黏合材料按切片图形逐层叠加,最终形成3D人脸模型或转化成硅胶人脸面具。

虽说是快速成形,但后续仍需要一些细致的工作去复原面部颜色。遗体整容师董哲轻轻地拿起一个硅胶人脸模型向记者示范,“先用紫红色特制颜料打好面部基调,再用黄褐色、肉色等做肤色打底,嘴唇等特殊部位添加蓝色加重。眉毛是将头发丝切成细细的小段用眉针一根根植入的,男性的眉形粗犷些,女性的则偏柔美些。如果逝者是老人,就用排刷弹粉的方法在面部做一些斑点,使面部看上去更显自然。”

今年初,一位逝者在火灾中离世,遗体损毁严重、烧伤面积大。遗体整容师们正是加班加点用这种3D打印技术帮逝者恢复了容颜,慰藉了悲痛欲绝的家属。

十次核对逝者信息  精准化管理实现服务无差错

八宝山殡仪馆每年约火化2.5万具遗体,如何保证逝者家属不会错领骨灰?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来到位于八宝山殡仪馆东北部的火化车间。

遗体火化师王元元向记者介绍,每个逝者信息都会生成独一无二的二维码,而这个二维码是工作人员核对信息的基本依据。“从接运遗体到领取骨灰,各个流程的工作人员将先后进行十次信息核对,以确保万无一失。这其中,有殡仪车司机与引导员的对接,有家属与引导员的对接,有引导员与火化室调度人员的对接,有调度人员与火化师的对接,还有送灰人员与收灰人员的对接。收灰人员与家属进行最终确认后,逝者骨灰才会送到家属手中。”

听到如此细致的讲解,前来参观的一位市民不禁感慨道:“生孩子时怕抱错,亲人火化后又怕领错。如今,心里的疑虑打消了。”

“八宝山殡仪馆一线火化师的平均年龄只有34岁,最小的年仅22岁。虽然年纪轻,但大家的政治素养和专业素养过硬,所有员工都取得了遗体火化师中级以上职业证书,一半以上是中共党员。”火化室副主任魏童说,除了做好精细化服务,大家还致力于火化技术、火化礼仪、火化方式等创新工作,目前申请了捡灰炕面烟尘收集装置、捡灰炕面可移动式排烟管路、节能排烟装置、残灰收纳装置和吸味一体式布袋除尘器五项专利。

近两年,火化室的火化炉余热被回收再利用,通过热能综合利用系统,不仅满足了馆内200余名职工和日常业务的用水需求,还实现了冬季馆区1.5万平方米的有效供暖需要,每年节省燃料费用60万元,实现了节能减排。

弘扬传递正能量  用生命教育丰富文化殡葬内涵

自1999年起,在北京市红十字会的牵头推动下,八宝山殡仪馆与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部、首都医科大学3家志愿遗体登记接受站对接,已累计保障了近2万具志愿捐献遗体的运送任务。

开放日当天,八宝山殡仪馆正式挂牌“北京市志愿捐献遗体服务基地”,扛起了“遗体捐献红十字志愿服务队”的旗帜,一段连续20年在幕后为生命护航的故事也随之浮出水面。

“近年来,八宝山殡仪馆将生命文化教育新使命融入品牌内涵。在提供精准化、精细化、精确化殡仪服务的同时,通过生命文化教育服务在精神层面推动公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生死观。除了‘北京市志愿捐献遗体服务基地’,八宝山殡仪馆还成立了‘首都学雷锋志愿服务站’,也是‘北京市社会工作实务实习实训基地’‘学生实践教学和生命文化研究教育基地’。我们积极开展进机关、进部队、进企业、进院校、进社区系列活动,给老百姓宣讲他们最关心的治丧常识,宣传移风易俗新风尚。”周为华说。

在八宝山殡仪馆“生命文化展厅”,来自房山区长阳镇禾香雅园社区的王辉,通过音频、实物、图片、文字等形式对“生命文化教育共同体建设”进行了详细了解。“禾香雅园是一个新成立的社区,听说八宝山殡仪馆党建工作做得特别好,特地组织9名社区干部前来学习。”王辉说,短短几个小时的参观,他体会到了殡葬职工的伟大,感受到了他们对逝者的尊重。

离开“生命文化展厅”前,王辉在留言簿上郑重地写下了8个字:“珍爱生命!感谢有你!”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