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云南省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为突破口,不断完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全省非遗保护体系,云南省非遗整体性保护水平不断提高,非遗文创步入良性发展快车道。
话题
云南非遗文化丰富多样,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如何体现更大的社会效益和市场效益,一些探索已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既要有数字化保护,也要有市场化探索,才能让非遗文化活起来、传下去。
多措并举 为“非遗+”保驾护航
2000年,云南省制定出台《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是全国第一个通过立法程序进行传统文化保护的省份;2013年,在对条例修订完善的基础上,颁布实行《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在全国首创提出区域性整体保护、实施旅游业收入反哺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等条款;2018年,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19年,云南省多部门联合印发了《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工作方案》,2022年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
与此同时,云南省已建立起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共认定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27项145家保护单位,居全国第10位,全省现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25人,居全国第8位。愈加完善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成为云南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支撑。
IP形象的打造不但能为文化企业带来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对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纵观最近两届深圳文博会,云南展团的品牌意识在不断增强,一些颇具商业价值的文创IP不断显现。本届文博会上,就不乏云溪陶“瓦猫大人”这样的IP形象,跷着二郎腿的瓦猫,右手捧着一条鲤鱼,尽显富态吉祥,与会者都对这张略带“卡通”的脸感到好奇。
市场创意 寻找高附加值密码
在本届深圳文博会上,“彝家公社”借楚雄彝族自治州打造“绿孔雀之乡”这一契机,在传统彝绣纹样基础上创新设计出“画翎点睛”的绿孔雀形象,“孔雀翎”与“孔雀眼”的完美融合,彰显出浓郁的民族时尚风,已开发出壁画、笔记本、公文包、手包、眼罩、首饰盒等系列文创产品。
楚雄州的彝绣产业近年来跑出发展加速度,不但实现了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实现了与乡村振兴的无缝对接。
举办多届的“楚雄彝族赛装节”已成为高辨识度的区域文化品牌,楚雄绣娘与国内外知名设计师携手打造的彝绣作品多次走上北京国际时装周、上海时装周、纽约时装周舞台。目前楚雄州共有绣娘5.7万人,2022年彝绣产业增加值实现2.45亿元,形成“区域有园区、县县有企业、乡乡有车间、村村有绣坊、家家有绣娘”的发展格局。
本届深圳文博会,来自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云南博雅文创”带来一款火草布手包,该款手包以当地特有植物“火草”为原材料,融合当地苗族传统服饰中的“麻布”元素,同时运用了彝绣图案和珠绣手法,成为集三种民族服饰文化于一体的文创产品,凸显时尚化与年轻化,受到“北上广深”城市人群青睐;文山州的另一家文创企业也带来了一款高定礼服,因为加入了现代设计元素,传统非遗服饰不再是“束之高阁的收藏品”,成为可以日常穿着的时尚礼服。
数字化保护 留住传统技艺根和魂
要让传统技艺真正活起来、传下去,数字化保护是重要手段。昆明市文化馆打造的昆明公共文化云网络平台,已形成以市馆为区域中心馆、14个县(市、区)馆为总馆、141个乡镇(街道)为分馆、1676个行政村(社区)综合文化中心为服务点的总分馆制体系,平台囊括文旅地图、非遗传承等数字资源库,向群众提供在线学习、艺术培训、文化数字期刊等18类服务。非遗文化爱好者可在线尽览昆明市下辖的非遗景点、文化发源地、非遗作品3D图像等,也可通过平台在线参加各类非遗文化课程,例如在学习完滇剧相关课程后,将获得平台给予的合格证书。
2022年,云南首个文旅数字藏品——建水紫陶“兽耳方尊”线上成功发售,配备专属加密芯片的紫陶作品拥有强大溯源功能,数字化赋能为紫陶产业的健康发展以及紫陶文化的保护传承带来多重利好;运用数字技术拿到“身份证”的还有普洱茶。结合当地茶山文化特色,云南省一些茶企开发出具有收藏价值的“土司茶”,茶饼外包装采用NFC电子科技芯片防伪,以及人民币紫光灯防伪、微缩文字防伪,同样经过质检权威机构认证,扫码就能实现全程追溯。
傣族剪纸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已有1500多年历史。非遗传承人通过“传统技艺+数字技术”,创新出多部傣族剪纸动画短片,例如,讲述景颇族目瑙纵歌由来的《太阳之子——目瑙纵歌节的传说》,“傣族剪纸”和“景颇族目瑙纵歌”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两种非遗的融合表达,实现了非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充分彰显出德宏州民族团结的和谐之美。
演绎化探索 让非遗更具生命力
进行演绎化探索,是非遗技艺保有旺盛生命力的助推器。在“中国民间跳菜艺术之乡”南涧彝族自治县,国家级非遗彝族跳菜拥有广泛群众基础,据不完全统计,活跃在南涧民间的跳菜队有200多支,跳菜团体承接婚宴、寿宴、周岁宴,以及司仪、主持等业务,不仅活跃在云南省内,更跳到了省外各大城市。
花灯和滇剧都是国家级非遗,是云南省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戏曲艺术。近年来云南省积极搭建专业赛会平台,连续举办多届的新剧(节)目展演、青年演员比赛、花灯滇剧艺术周、新年戏曲晚会等大型赛会活动,已成为本土戏曲艺术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
身处滇剧传承前端的云南省滇剧院,通过创新庭院剧等演出形式,进一步吸引年轻观众群体。滇剧《粉·待》以庭院剧形式呈现,伴奏乐队也从幕后来到了前台,优美哀怨的唱腔,华丽写意的“服饰道”,为观众带来全新的沉浸式体验。另一出《滇海圆圆曲》是云南省滇剧院出品的新编历史题材滇剧,用极富地方特色的滇剧讲述云南人耳熟能详的故事,成为剧目创新的又一次积极尝试;云南省花灯剧院打造的新版花灯剧《红葫芦》在舞美和乐队伴奏方面均实现突破。新剧上演期间,云南省花灯剧院还举办了《红葫芦》角色模仿秀活动,在新媒体平台同步推广,进一步拉近了年轻人与花灯的距离;文林小学作为云南省滇剧文化传承项目的首所试点小学,已培养出滇剧小演员300余名……多点开花的传承探索,让人们依稀看到,花灯、滇剧的传承之路正在迎来曙光。
文化研学 开辟传承新路径
腾冲古纸至今已有近600年历史,为更好地传承这门造纸技艺,非遗传承人龙德正开发出古纸台灯、油纸伞等文创产品,并积极开展古法造纸文化研学。从剥树皮到纸张成型,完整的古法造纸共有40多道工序,需要18天,文化研学除了学习古法造纸外,还能品尝到当地特色美食,欣赏到独特美丽的边疆风景。目前,龙德正所在的腾冲市新庄社区有20多家古法造纸工坊,古法造纸文化研学的开展,激活了当地的旅游经济,为当地乡村振兴及非遗传承提供了鲜活助力。
乌铜走银距今约300年历史,是云南独创、中国特有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昆明官渡古镇的乌铜走银传习馆,敲打声和嬉笑声不绝于耳,手拿金属工具的游客正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体验这项国家级非遗的魅力。一些即将高考的学子将北大校徽刻在自己制作的调羹上,拍照留念,发个朋友圈,许下美好祝愿。乌铜走银传习馆通过开展非遗游学、亲子体验、团建等活动,为该项非遗技艺的活态传承开辟了一条全新路径。
云南非遗是26个世居民族长期融合发展积淀出的共同智慧。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既不能为了迎合市场、创造经济价值而丢了非遗的根和魂,也不能一味静态守护,缺少转化、创新,被时代发展边缘化。云南非遗的活态传承,既要“+”出数字化保护,也要“+”出市场化探索,才能活起来,传下去。(秦明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