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海外版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8-29 13:22

日 报

周 报

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12月27日 星期五

往期回顾

   

分类检索 返回目录

湖南龙舞 舞出华夏精气神 刘显全 赵启东 陈 娟 何 雯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12月27日   第 15 版)

 

  进入现代社会,龙舞表演俨然已是中国的“狂欢节”。

 

 
 

 

  用稻草、棕叶、楠竹、向日葵杆扎制的汝城香火龙。

 

 

  城步吊龙舞是用长篙将龙头吊起来进行表演。

 

 

  芷江孽龙舞。

 

 

  九龙舞的表演并不局限于九条龙,根据其编织图案的规律,两个九龙,三个九龙,甚至九个九龙都可以联合表演。

 

 

  湘西接龙舞是苗族人民一种传统的集体舞蹈,在每年的春耕和秋收后,苗族群众都要举行“接龙”活动。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和信奉的祖先。龙舞是华夏精神的象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合力、奋发开拓的精神面貌,包含了天人和谐、造福人类的文化内涵,是中国人在吉庆和祝福时节最常见的娱乐方式,气氛热烈,催人振奋,是中华民族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且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湖南对龙图腾的崇拜、对龙舞的喜爱,表现得极为突出。战国时期,屈原的《九歌》多次涉及到“龙”的诗句,楚子故里湖南的“龙”文化情结更加浓厚。在千百年的传承中,凝聚了华夏精神、注入了湖湘文化基因的龙舞已经成为湖南最有代表性的民俗活动之一。

  起源:与祭祀活动依附与共

  龙,本是华夏族的图腾,是农耕民族所崇拜的神物。人们认为龙会行云布雨。春节舞龙,寓意风调雨顺;干旱时舞龙,可以求雨;舞龙到各家,可以消灾驱邪。坐落在洞庭湖南端、湘江穿流而过的湖南,对水的依赖、对水的恐慌,让“龙”在这片以水而生的鱼米之乡受到了空前的崇拜。

  “龙是水神,从而是农业神,兴云布雨、司水理水是龙的天职。在农业社会,龙已经幻化为无所不能的神灵。湖南所有的龙舞活动的起源和发展都源于春天里的祭祀活动。”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孙文辉认为,在民间舞龙活动中,从舞龙器材的扎制、舞前的祭拜,到舞龙结束后的送龙仪式等等,都带有典型祭祀意义。

  诞生在中华农耕文化创始人——始祖炎帝神农氏安寝之地炎陵的“炎陵三人龙”,是炎帝陵祭祖大典仪式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祭祀形式。相传,农历六月,稻花飘香,丰收在即,也是虫灾为患的时节,为了驱虫禳灾,炎帝教人用稻草、艾叶扎成火把,夜间行走田边地头,飞虫逐火即亡。炎帝部落种植谷物,于是连年丰收。

  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岳阳平江九龙舞,则具有更明显的祭祀意义——它专门有一套名为“匡龙”的祭祀步骤。开坛、立案,主祭者将无污染的井水置于案头盆中。接着向龙神祈告此次舞龙活动的具体时间、沿途路线等事宜,然后由主祭者“进表”,向龙神宣读龙规龙约,诸如舞龙期间不能拉帮结派,不能扰乱乡民,不能索要赏钱,由龙会会首或舞龙头,玩龙珠的“龙兵”“画押”,如有违反,严惩不贷。在完成最后一道画龙点睛程序,每个龙兵对坛作揖,喝一碗龙坛水,自保安全,不出事故后,龙兵们方可串村走寨舞龙表演。

  湘西苗族接龙舞诞生在苗族古典祭祀仪式中,是苗族人民求龙神保佑一方、五谷丰登、治虫防灾的法事。每逢吉日良辰,龙司(苗族人举行接龙祭祀时的主祭人)就会举行祭祀仪式,首先是祭雷神、敬祖先,在龙司主持下,鼓乐齐鸣,龙司边摇铜铃边唱巫词,吟唱的内容意思大多是对祖先的怀念和对雷神的祈求,龙司祈求雷神不要同龙作对,让龙能大显神威。之后,龙司开始祭龙神,决心把龙请到苗山来,龙司作法,请龙下凡。此时,人们在龙司的带领下,穿着节日盛装,组成了接龙的队伍。

  演变:中国的“狂欢节”

  从农业社会跨入现代社会,龙舞作为春天祭祀的一种庄严的仪式,渐渐世俗化,进入人们的休闲生活。孙文辉认为,中国的传统龙舞,经过人们不断加工和创造,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一种形式完美、内容丰富、表演技巧高超并带有浓郁民族色彩的民间活动项目。昔日的祭日成为了节日,仪式成为了娱乐,龙舞表演与农历正月初一拜年、十五闹“红火”、闹“元宵”、二月初二的“龙抬头”等中国最盛大的传统节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龙舞表演,俨然已是中国的“狂欢节”。

  雪峰断颈龙舞是流传在雪峰山区一种古老而神奇的民间龙舞艺术,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已成为流传于怀化地区的独特民间乐舞文化,并形成了隆重的断颈龙灯会。断颈龙灯会融入了“故事灯”“蚌壳灯”“狮子灯”等相关灯会,从正月初四开始,长达10天,是当地百姓过大年的主要文化生活。村村组组有龙灯,家家都有舞龙人,断颈龙灯会期间,怀化灯若繁星,灯火通明,异常壮观。

  郴州汝城香火龙是一种造型威武、场景壮观、气氛热烈的传统民间综合艺术活动,也是特定在元宵节期间举办的一项民间艺术活动。舞龙那天晚上七点钟,数十声三眼炮响彻夜空,应邀前来观龙的四邻八乡的亲友成群结伙从各家各户赶来。在“龙灯会”的组织指挥下,全村男女老少纷纷持松明火把给香龙和双狮、双鱼生肖吉祥物都点上火,加上几十盏红光闪闪的龙灯,一片红光闪闪,瑞霭祥烟,场面极其热烈壮观。龙灯会长一声令下,20支三眼炮争先轰响,接着鼓乐喧天,鞭炮齐鸣,100多位青壮年头顶草帽,身穿防火衣一齐上阵。

  流行于张家界慈利县的板板龙灯发源于该县龙潭河镇,是土家族农民喜闻乐见的一项传统舞蹈,也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民俗活动。板板龙灯具有古、土、狂、美、稀的特征,每逢正月十五,当地村民自发组织,在5尺长的木板上点上蜡烛,盖上灯罩后连成长龙,聚集到龙潭河镇,比赛看谁家的灯长、技艺精、圈盘最大。每年元宵节的夜晚,慈利县龙潭河镇灯火通明,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一条由板板灯组成的200多米烛光巨龙缓缓游走,鼓乐开道,鞭炮相迎,吸引了附近万名百姓围走观看。龙潭河镇成为张家界极具盛名的民俗文化大镇。

  价值:堪称精品的手工艺品

  龙舞所用道具——各式各样的“龙”的形象,是决定龙舞成败的关键因素。尽管“龙”这一动物在自然界中并不真实存在,但是在中国文化中,“龙”却有标准的形象:有角、蛇身、四足。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用自己灵巧的双手、虔诚的崇拜之心,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各种极具艺术风格的“龙”。龙的扎制工艺历史悠久,堪称中国扎制工艺史上的“活化石”。舞龙人手中舞动着的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的龙头、龙身件件都是堪称精品的手工艺品。

  相比较北方龙舞制作的高大粗重,风格古朴刚劲,湖南的龙舞则精巧细致,活泼敏捷,除了用传统的布进行扎制外,稻草、竹篾、木板都是备受偏爱的扎制材料。

  汝城香火龙制作的精良在全国龙舞界享誉盛名。制作材料以当地所产的稻草、棕叶、楠竹、向日葵杆儿特制的龙香为主,所用工艺也是当地传统的扎制工艺,具有典型的地域标志性文化。先用稻草扎成长数百米、直径4厘米粗细的“赵公鞭”待用,再按照设计图分节依次用赵公鞭扎成龙头、龙颈、龙身(每节一拱)、龙尾,再在规定位置扎上龙足、龙爪和龙脊。龙头结构复杂精美,先生角,次生嘴,依次是龙须、龙眼、龙耳、龙牙、龙鼻、鼻须、龙额、龙珠,环环紧扣,形成整体。待各部分扎成后,沿水平方向于龙身两侧插龙香,每隔2厘米插一支龙香于“赵公鞭”上,用细篾片连接形成连线。每支龙香长60厘米,按造型插遍龙香,包括插成龙鳞,需龙香4万支左右,密密匝匝,十分壮美。

  主要制作材料为木板的张家界慈利板板龙在全国独树一帜。板板龙的道具由木板、龙头、龙尾、蜡烛等构成,木板长五尺六寸,宽五寸,每个板上面装有五个八方灯笼(表示五谷丰登),板子两头留有圆眼,板与板之间用一根小木棒穿插在圆眼里进行连接,连成一条长龙。龙头和龙尾用竹篾扎制而成,内装蜡烛,外表用枸子皮纸裱糊,夜晚舞之,灯光闪烁,观赏效果奇佳。

  相比多数龙舞需要由多人玩转,只需要一人就可以舞动的“芷江孽龙”被称为中国“龙”系列中最小的龙,制作技艺突出轻便特点。孽龙的龙身是用篾在一根六尺长的竹棍上织成蛇身龙头的架子,糊上纸皮,用颜料画上龙鳞,在头内点一支蜡烛。芷江孽龙总长不超过3米,而且身上无节。它始终盘踞着身躯,把自己蜷曲成仅有1.5米的高度。制作出来的芷江孽龙似龙非龙,似蛇非蛇,似鱼非鱼,集龙头、蛇身、鱼尾为一身,形成了一条长相怪异的龙。

  链接:

  湖南龙舞传承现状

  国家级“非遗”:

  平江九龙舞:九龙舞最初发源于姚姓家族,现在平江县白杨村十三姓都在舞。代表性传承人有姚大明、姚炯秋、姚迪华。

  汝城香火龙:纯属宗族性散传,代表性传承人有范才林、范相福、范忠茂等人。

  省级“非遗”:

  雪峰断颈龙舞:断颈龙舞的传承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几乎是家家都有舞龙人,人人都会舞龙灯。目前尚无典型的代表性传承人,有待进一步加强保护。

  炎陵三人龙:它的传承既有家族性的“一脉相传”型,又有非家族社会性的松散型,即舞龙的制作、表演的程式、套路的规范等呈网状交织传承。

  洞井龙舞:它是湘派龙舞的杰出代表,洞井镇农民代代相传,始终保留了原始的艺术风格。代表性传承人有周招娣、王义夫等。

  城步吊龙舞:代表性传承人有丁志凡、兰立校等。

  慈利板板灯龙舞:它以家族式的方式传承。代表性传承人有朱金溶、彭名毕等。

  湘西苗族接龙舞:代表性传承人有石承业等。

  芷江孽龙舞:由于旧时族长有规定,技艺不能传外姓,因此除了田姓一族能学习外,其他姓氏不能学龙舞,导致现今会孽龙舞的人越来越少。

  客家火龙:它的传承有些家族性,但也有各村组业余爱好者自愿组合形成。代表性传承人有曾风德、曾招福等。

  花垣苗族接龙舞:花垣县民族民间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为其保护主体。 

  本版图片均由湖南省委宣传部外宣办提供

返回目录        下一篇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和信奉的祖先。龙舞是华夏精神的象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合力、奋发开拓的精神面貌,包含了天人和谐、造福人类的文化内涵,是中国人在吉庆和祝福时节最常见的娱乐方式,气氛热烈,催人振奋,是中华民族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且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湖南对龙图腾的崇拜、对龙舞的喜爱,表现得极为突出。战国时期,屈原的《九歌》多次涉及到“龙”的诗句,楚子故里湖南的“龙”文化情结更加浓厚。在千百年的传承中,凝聚了华夏精神、注入了湖湘文化基因的龙舞已经成为湖南最有代表性的民俗活动之一。

  起源:与祭祀活动依附与共

  龙,本是华夏族的图腾,是农耕民族所崇拜的神物。人们认为龙会行云布雨。春节舞龙,寓意风调雨顺;干旱时舞龙,可以求雨;舞龙到各家,可以消灾驱邪。坐落在洞庭湖南端、湘江穿流而过的湖南,对水的依赖、对水的恐慌,让“龙”在这片以水而生的鱼米之乡受到了空前的崇拜。

  “龙是水神,从而是农业神,兴云布雨、司水理水是龙的天职。在农业社会,龙已经幻化为无所不能的神灵。湖南所有的龙舞活动的起源和发展都源于春天里的祭祀活动。”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孙文辉认为,在民间舞龙活动中,从舞龙器材的扎制、舞前的祭拜,到舞龙结束后的送龙仪式等等,都带有典型祭祀意义。

  诞生在中华农耕文化创始人——始祖炎帝神农氏安寝之地炎陵的“炎陵三人龙”,是炎帝陵祭祖大典仪式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祭祀形式。相传,农历六月,稻花飘香,丰收在即,也是虫灾为患的时节,为了驱虫禳灾,炎帝教人用稻草、艾叶扎成火把,夜间行走田边地头,飞虫逐火即亡。炎帝部落种植谷物,于是连年丰收。

  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岳阳平江九龙舞,则具有更明显的祭祀意义——它专门有一套名为“匡龙”的祭祀步骤。开坛、立案,主祭者将无污染的井水置于案头盆中。接着向龙神祈告此次舞龙活动的具体时间、沿途路线等事宜,然后由主祭者“进表”,向龙神宣读龙规龙约,诸如舞龙期间不能拉帮结派,不能扰乱乡民,不能索要赏钱,由龙会会首或舞龙头,玩龙珠的“龙兵”“画押”,如有违反,严惩不贷。在完成最后一道画龙点睛程序,每个龙兵对坛作揖,喝一碗龙坛水,自保安全,不出事故后,龙兵们方可串村走寨舞龙表演。

  湘西苗族接龙舞诞生在苗族古典祭祀仪式中,是苗族人民求龙神保佑一方、五谷丰登、治虫防灾的法事。每逢吉日良辰,龙司(苗族人举行接龙祭祀时的主祭人)就会举行祭祀仪式,首先是祭雷神、敬祖先,在龙司主持下,鼓乐齐鸣,龙司边摇铜铃边唱巫词,吟唱的内容意思大多是对祖先的怀念和对雷神的祈求,龙司祈求雷神不要同龙作对,让龙能大显神威。之后,龙司开始祭龙神,决心把龙请到苗山来,龙司作法,请龙下凡。此时,人们在龙司的带领下,穿着节日盛装,组成了接龙的队伍。

  演变:中国的“狂欢节”

  从农业社会跨入现代社会,龙舞作为春天祭祀的一种庄严的仪式,渐渐世俗化,进入人们的休闲生活。孙文辉认为,中国的传统龙舞,经过人们不断加工和创造,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一种形式完美、内容丰富、表演技巧高超并带有浓郁民族色彩的民间活动项目。昔日的祭日成为了节日,仪式成为了娱乐,龙舞表演与农历正月初一拜年、十五闹“红火”、闹“元宵”、二月初二的“龙抬头”等中国最盛大的传统节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龙舞表演,俨然已是中国的“狂欢节”。

  雪峰断颈龙舞是流传在雪峰山区一种古老而神奇的民间龙舞艺术,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已成为流传于怀化地区的独特民间乐舞文化,并形成了隆重的断颈龙灯会。断颈龙灯会融入了“故事灯”“蚌壳灯”“狮子灯”等相关灯会,从正月初四开始,长达10天,是当地百姓过大年的主要文化生活。村村组组有龙灯,家家都有舞龙人,断颈龙灯会期间,怀化灯若繁星,灯火通明,异常壮观。

  郴州汝城香火龙是一种造型威武、场景壮观、气氛热烈的传统民间综合艺术活动,也是特定在元宵节期间举办的一项民间艺术活动。舞龙那天晚上七点钟,数十声三眼炮响彻夜空,应邀前来观龙的四邻八乡的亲友成群结伙从各家各户赶来。在“龙灯会”的组织指挥下,全村男女老少纷纷持松明火把给香龙和双狮、双鱼生肖吉祥物都点上火,加上几十盏红光闪闪的龙灯,一片红光闪闪,瑞霭祥烟,场面极其热烈壮观。龙灯会长一声令下,20支三眼炮争先轰响,接着鼓乐喧天,鞭炮齐鸣,100多位青壮年头顶草帽,身穿防火衣一齐上阵。

  流行于张家界慈利县的板板龙灯发源于该县龙潭河镇,是土家族农民喜闻乐见的一项传统舞蹈,也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民俗活动。板板龙灯具有古、土、狂、美、稀的特征,每逢正月十五,当地村民自发组织,在5尺长的木板上点上蜡烛,盖上灯罩后连成长龙,聚集到龙潭河镇,比赛看谁家的灯长、技艺精、圈盘最大。每年元宵节的夜晚,慈利县龙潭河镇灯火通明,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一条由板板灯组成的200多米烛光巨龙缓缓游走,鼓乐开道,鞭炮相迎,吸引了附近万名百姓围走观看。龙潭河镇成为张家界极具盛名的民俗文化大镇。

  价值:堪称精品的手工艺品

  龙舞所用道具——各式各样的“龙”的形象,是决定龙舞成败的关键因素。尽管“龙”这一动物在自然界中并不真实存在,但是在中国文化中,“龙”却有标准的形象:有角、蛇身、四足。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用自己灵巧的双手、虔诚的崇拜之心,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各种极具艺术风格的“龙”。龙的扎制工艺历史悠久,堪称中国扎制工艺史上的“活化石”。舞龙人手中舞动着的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的龙头、龙身件件都是堪称精品的手工艺品。

  相比较北方龙舞制作的高大粗重,风格古朴刚劲,湖南的龙舞则精巧细致,活泼敏捷,除了用传统的布进行扎制外,稻草、竹篾、木板都是备受偏爱的扎制材料。

  汝城香火龙制作的精良在全国龙舞界享誉盛名。制作材料以当地所产的稻草、棕叶、楠竹、向日葵杆儿特制的龙香为主,所用工艺也是当地传统的扎制工艺,具有典型的地域标志性文化。先用稻草扎成长数百米、直径4厘米粗细的“赵公鞭”待用,再按照设计图分节依次用赵公鞭扎成龙头、龙颈、龙身(每节一拱)、龙尾,再在规定位置扎上龙足、龙爪和龙脊。龙头结构复杂精美,先生角,次生嘴,依次是龙须、龙眼、龙耳、龙牙、龙鼻、鼻须、龙额、龙珠,环环紧扣,形成整体。待各部分扎成后,沿水平方向于龙身两侧插龙香,每隔2厘米插一支龙香于“赵公鞭”上,用细篾片连接形成连线。每支龙香长60厘米,按造型插遍龙香,包括插成龙鳞,需龙香4万支左右,密密匝匝,十分壮美。

  主要制作材料为木板的张家界慈利板板龙在全国独树一帜。板板龙的道具由木板、龙头、龙尾、蜡烛等构成,木板长五尺六寸,宽五寸,每个板上面装有五个八方灯笼(表示五谷丰登),板子两头留有圆眼,板与板之间用一根小木棒穿插在圆眼里进行连接,连成一条长龙。龙头和龙尾用竹篾扎制而成,内装蜡烛,外表用枸子皮纸裱糊,夜晚舞之,灯光闪烁,观赏效果奇佳。

  相比多数龙舞需要由多人玩转,只需要一人就可以舞动的“芷江孽龙”被称为中国“龙”系列中最小的龙,制作技艺突出轻便特点。孽龙的龙身是用篾在一根六尺长的竹棍上织成蛇身龙头的架子,糊上纸皮,用颜料画上龙鳞,在头内点一支蜡烛。芷江孽龙总长不超过3米,而且身上无节。它始终盘踞着身躯,把自己蜷曲成仅有1.5米的高度。制作出来的芷江孽龙似龙非龙,似蛇非蛇,似鱼非鱼,集龙头、蛇身、鱼尾为一身,形成了一条长相怪异的龙。

  链接:

  湖南龙舞传承现状

  国家级“非遗”:

  平江九龙舞:九龙舞最初发源于姚姓家族,现在平江县白杨村十三姓都在舞。代表性传承人有姚大明、姚炯秋、姚迪华。

  汝城香火龙:纯属宗族性散传,代表性传承人有范才林、范相福、范忠茂等人。

  省级“非遗”:

  雪峰断颈龙舞:断颈龙舞的传承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几乎是家家都有舞龙人,人人都会舞龙灯。目前尚无典型的代表性传承人,有待进一步加强保护。

  炎陵三人龙:它的传承既有家族性的“一脉相传”型,又有非家族社会性的松散型,即舞龙的制作、表演的程式、套路的规范等呈网状交织传承。

  洞井龙舞:它是湘派龙舞的杰出代表,洞井镇农民代代相传,始终保留了原始的艺术风格。代表性传承人有周招娣、王义夫等。

  城步吊龙舞:代表性传承人有丁志凡、兰立校等。

  慈利板板灯龙舞:它以家族式的方式传承。代表性传承人有朱金溶、彭名毕等。

  湘西苗族接龙舞:代表性传承人有石承业等。

  芷江孽龙舞:由于旧时族长有规定,技艺不能传外姓,因此除了田姓一族能学习外,其他姓氏不能学龙舞,导致现今会孽龙舞的人越来越少。

  客家火龙:它的传承有些家族性,但也有各村组业余爱好者自愿组合形成。代表性传承人有曾风德、曾招福等。

  花垣苗族接龙舞:花垣县民族民间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为其保护主体。 

  本版图片均由湖南省委宣传部外宣办提供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