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重庆 | 工地挖出“大石头” ,宋明清三座古墓集体重见天日丧事服务咨询 4008341834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0-29 13:54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 王渝凤 通讯员 周邦静 文/图

日前,丧事服务咨询 4008341834九龙坡区华玉路一处正在施工的楼盘工地挖出一块石碑,让宋、明、清三个朝代的三座古墓重见天日。今日(25日)上午,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从施工现场了解到,目前三座古墓均已清理完毕,不过由于墓葬密封性不好,开棺后大家发现棺内人骨已化作尘土。

微信图片_20190325211500_副本.jpg

▲宋明清古墓考古现场

工地挖出块“大石头" 

位于华玉路重庆电机医院旁的这个工地,是一家房地产企业新修的楼盘,从今年春节后开始施工。2月24日中午,工作人员开始挖坑打基础,挖掘机挖了第一下,就被硬硬的物体反弹回来,开挖掘机的师傅觉得不对,将机器停了下来。

周围的工作人员很快围拢过来,他们发现,让挖掘机感受到极强反作用力的是一块石头,相比周围的石头,这块石头略有不同。

“看不出来是个啥子,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块石头是人为加工的。”有点经验的人突然说:“莫不是地里头埋了个宝哦。”

这句话正好提醒了工地的负责人,“如果是文物,要尽快上报。”随后,这位负责人拨打了110,几番辗转,他们联系上了九龙坡区文管所及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相关人员当晚抵达现场。

三个朝代古墓挨在一起

第一个被挖到的,被证实是两宋时期的墓葬,里面有两个墓室,具体的时间更靠近南宋。工作人员根据墓葬形制及出土的随葬品断定是宋代墓葬。

墓主人又是何身份?工作人员表示,殡葬服务热线是多少 4008341834墓前并未发现墓碑,从墓葬的规格及随葬品,墓室的主人应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

在宋墓上方,是一个多达12个墓室的明代家族墓和1座清代双人墓。

明代家族墓位于最高处,共有12个墓室,从外观上看,墓室的条石比较简陋,只是围成了一个墓室的形状,根据考古人员的现场清理发掘,未发现有陪葬品。

位于宋墓与明墓中间的是清墓。清墓的外形与宋明墓葬相比,更为规整,为穹窿顶,墓室前有祭台,外有圆形围墙,看上去比其他几个墓大气得多。

现场考古工作人员介绍,清墓在建造时,还破坏到旁边的明墓。“清墓也是合葬的,清理后发现,每个墓室各有一个谷仓罐,一看,就是那个时候装米装谷子的。”

微信图片_20190325211507_副本.jpg

▲现场拉起警戒线

墓室未被盗 主人身份不详

从宋朝到今天,跨越了八百年的时光。遗憾的是,考古人员未能从墓葬的有效信息里,寻找到任何与墓地主人身份相关的信息,但可以肯定的是,在这一次重见天日以前,墓室没有被盗过,陪葬品所印证的墓室主人身份,就是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普通人家。

“宋朝的逝者埋得最低,然后明朝相对高一点,到了清朝选择了中间。”现场考古工作人员说,三个朝代的人都选中这里当作墓地,应是符合古人对风水的要求。

为何三座墓地能够想对完整地保留下来而没遭到破坏?

据了解,墓地外面的石壁被破坏过,但墓地在角落处,所以没被破坏。后来,该处修了一个亭子,亭子需要的地基并不深,所以三座古墓才能得以保存。

新闻知多点>>>

出土古墓群

为研究重庆地区古代丧葬习俗提供参考

尽管考古现场收获到的具体“实物”偏少,但并不意味着古墓没有价值。像这样在同一个地方发现三个朝代古墓的,在重庆还较少见。

这些年,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也在重庆各地考古了不少古墓。前些年,在璧山区璧城街道的发掘现场,他们出土了一处双人墓,而且是一处宋代的夫妻合葬墓。

在宋代,这种夫妻合葬形式,是指一个以上的逝者安放在同一座墓穴里的情景。合葬分为两种,一种是并穴合葬,一种是同穴合葬。

并穴就是指夫妻两人的墓穴规格监制基本相同,并列在一起,也就是说在同一座陵墓下有两个基本相同的地宫,分别埋葬夫妻两人的梓宫,也就是棺材。同穴,就是指一座陵墓下有一个地宫,安放着2具及以上数量的棺材,分别为墓主人及其原配夫人,有时候也会有多具棺材,比如墓主人先后有几任妻子,或者也有宠爱的妾陪葬。这一次,在九龙坡区华玉路现场发掘的就是这样的合葬墓。

到了明代,重庆人的丧葬习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时候,宋代流行的夫妻合葬墓基本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家族墓群。

同样在璧城街道的考古现场,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就出土了好几处这样的明代家族墓群。据了解,明代是一个家族观念特别重的朝代,因此,一般的家族都会提前买下一片风水比较好的小山包,作为自己的家族墓群。同时,明代人会提前为家人建好墓葬,家族中如果有人过世,就直接送入家族墓中安葬。

而到了清代,重庆人的丧葬习俗开始变得五花八门起来。通过对清代墓葬的留取资料工作,发现其墓葬形制有两柱一穴、三柱两穴的现象,部分墓葬甚至出现四柱三穴,墓主之间的关系多为夫妻关系。一夫多妻是清代墓葬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工作人员表示,通过研究除了能了解墓葬制度本身外,也能了解清代社会家庭结构。清墓展现出来的仿木牌楼式建筑风格,反映了清代墓葬与建筑的密切关系,墓葬牌楼上的三重檐结构、“八”字挡墙等结构都是这种关系的体现。通过观察这些现象,也能了解该地区清代建筑的一些风格和特点。

责编 龙春晖 审校 王蓉 总值班 杨波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