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不仅是人民生活的必要用品,殡葬24小时服务电话 4008341834也是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素有“衣冠王国”之美誉,数千年来中华服饰文化的发展历程不仅折射出古代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轨迹,也勾勒出中华民族延绵不断的生活画卷。
当提到“凤冠霞帔”的时候,人们大多想到的是古代女性结婚时的华丽装扮,身着凤冠霞帔嫁给如意郎君,但这样的印象略有片面。“凤冠霞帔”最初并非为了婚嫁而使用,而是皇宫里后妃的规定穿搭。 正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的“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里,呈现了历史上的不少凤冠霞帔。
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展品中的凤冠
我国古人无论男女都蓄长发,就需要用簪、钗等来固定住头发,而男子到成年之时就要戴冠,“弱冠之年”便是由此而来;至唐五代时期,壁画和石刻上开始多了一些女子戴凤冠的形象;凤冠是从宋代开始被正式确立为后妃的礼服冠,后妃在受册封、朝谒、祭祀等重要场合需要戴凤冠;南宋时又在凤冠上增加了龙的形象;所以当时的冠全名叫做“龙凤花钗冠”。
明 孝靖太后凤冠
到了明代,上至皇后下至品官之妻,都可以戴冠,但要依据服制,严格地根据身份级别来使用相应的冠。比如从皇后到皇妃、皇太子妃、亲王妃、公主们,冠上虽然都使用的是金凤簪,但因皇后和皇太子妃是正妻,所以他们的冠才能被称为“凤冠”,而嫔妃、亲王妃、公主们的冠,则叫做翟冠。翟鸟是一种与凤鸟非常相似的鸟,差别在于翟鸟的头顶只有一根翎毛,羽尾不为火焰状且数量较少,脖子较短,脖颈、下巴上也没有其他装饰,要比凤鸟低一个级别。但是民间习惯上都称为凤冠,可能是因为老百姓能见到真正凤冠的机会是微乎其微的,而偶有机会见到的命妇们的翟冠,就像凤冠一样代表了高高在上的身份。
明 孝靖太后凤冠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展厅里陈列有一件孝端皇后九龙九凤冠,制作精美至极。此冠出土于明定陵,是明神宗朱翊钧(1563-1620)的陵墓,与他合葬的是一位皇后和一位皇贵妃,两位都被追尊为皇太后,分别是孝端太后和孝靖太后。孝端皇后王氏是明神宗的原配,万历六年被册立为皇后,她的随葬凤冠一共有两顶,一顶是九龙九凤的礼服冠;另一顶是六龙三凤的常服冠,也叫燕居冠。明代后妃的冠服主要有礼服和常服两种,与之配套的冠则是“礼服冠”和“常服冠”,一般皇后在册立之日先着礼服向皇帝行谢恩礼,然后回到自己的宫中更换常服,接受入宫的亲属、女官以及内史们的庆贺。这些头冠装饰有大量的珠宝、珍珠、点翠,也被称为珠冠或者珠翠冠。
按照洪武年初的服制,皇后礼服冠为九龙四凤冠,常服冠为双龙翊凤冠;永乐三年又对皇后头冠的形制有了更为细致的规定:明确礼服冠有翠龙九条,金凤四只,丧事服务咨询 4008341834一条龙口衔大珠居于正中,下垂珠结,其余的八龙也口衔珠滴;装饰大珠的牡丹花有十二树、小珠穰花飘枝十二树、翠云四十、博鬓左右各三扇、口圈上珠宝钿花十二朵。常服冠为金龙一条、珠翠凤二只,珠翠牡丹两朵,珠翠穰花两朵,翠叶三十六片、翠云二十一朵、左右各三博鬓、口圈上金宝钿花九朵。但实际上定陵出土的四顶凤冠,都比明初规定的装饰更为复杂。根据传世的画像可以发现明代早期的凤冠较小,只能罩住头上的发髻部分,后来冠体越变越大,明中后期基本可以罩住整个头部,装饰也是越来越繁复,甚至超出规定的品类和数量。
这顶孝端皇后九龙九凤冠,重达2320克,上有以累丝工艺制作的金龙九条,均口衔“珠滴”,珠滴由一红一蓝两个宝石间两颗珍珠串成;其下为九只点翠工艺制作的凤鸟,同样口衔红蓝宝石珠滴;口圈一周有“金宝钿花”12个,冠上有48个,全冠共计金宝钿花60个,“金宝钿花”是由黄金、宝石、珍珠组合而成的花型装饰;其间“铺翠”,有翠云、翠叶、株翠花等装饰满铺在冠上。冠两侧后方为“博鬓”,是专门表示尊贵身份的假鬓,行走时会随着身体的摆动而展开,皇后为六博鬓,左右各三,每扇有金宝钿花三个,金龙两条,下边垂有珠滴,称为“垂珠滴翠”。皇后以下的各级后妃博鬓和其上金宝钿花的数量依次递减;如皇后博鬓金宝钿花为二十四个,皇太子妃则为十八个,并且只有皇后的博鬓才可以垂珠滴。此冠装饰极其奢华,用到红蓝宝石一共115颗,红宝石57颗,蓝宝石58颗,而用到的珍珠更是多达4414颗。
明 嵌宝石行龙银镀金簪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周代就有男子把翠鸟尾巴上的羽毛戴在发髻或者冠上,称为翠翘。正式的“点翠”工艺应该是出现于宋代,先以金银制作点翠部位的底托,再用翠鸟翅膀和尾巴上的羽毛镶嵌在上面,翠鸟羽毛在不同光线下会呈现出深青、蓝紫、湖蓝等不同的绚丽色彩,当时深受上层阶级的喜欢。但现在翠鸟是国家保护动物,所以点翠工艺的原料由用其他材料代替了。
此外,佩戴凤冠的时候,因其又重又大,还需要一种固定冠体的首饰——金簪。为了起到良好的固定作用,金簪长度一般要在10厘米以上。“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中有一对同为明定陵出土的“嵌宝石行龙银镀金簪”,这对金簪长18厘米,扁形簪体,簪首处较宽,簪脚较尖且下凹,弧线流畅优美,簪首是镂空的行龙图案,中间嵌红宝石一颗,其下等距镶嵌红蓝宝石三颗。使用的时候由冠口圈处的左右两侧插入发髻中。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中的《曹国长公主朱佛女像》
凤冠之外,便是霞帔。霞帔最早由唐代的帔帛演变而来,虽然在唐代没有进入服制,但也走入了宫廷,成为当时的穿衣风俗;宋代的霞帔可以算作是转型期,一方面被收入了服制,内外命妇的礼服都需穿戴,同时也是民间妇女日常穿搭的衣饰。进入服制的霞帔作为后妃的常服和外命妇礼服的配饰,形制是两条锦缎,分别从身后挂在两肩上,下端垂到身前,再挂一枚金玉坠子保持锦缎的平整。这种霞帔都是有身份的女性在正式场合的穿着,呈现的是其端庄的姿态,相比唐代帔帛的飘逸,已没有了灵动之态。
而到了明代,霞帔的地位上升到了女性服制中的最高等级,与凤冠一起成为内命妇礼服的定制。花钗凤冠和霞帔固定搭配穿戴,也是自此时起,“凤冠霞帔”被组合成为一个词语沿用下来。明代的霞帔搭配真红大袖衫,霞帔地为深青色,根据级别的不同,后妃霞帔分别以金绣云霞凤纹、云霞翟鸟等为纹饰。而外命妇的霞帔则根据品级更是分得十分详细:如一品金绣纹、二品金绣云肩大杂花纹、三品金绣大杂花纹、四品绣小杂花纹、五品销金大杂花纹、六品七品销金小杂花纹、八品九品大红素罗霞帔,没有纹样。
《临淮侯夫人史氏像》
同为“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中的《曹国长公主朱佛女像》,其头戴翟冠,身着红色大袖衫,佩戴深青色霞帔织云霞翟纹,腰系金钑花革带,手执玉圭,下坠椭圆形金帔坠。朱佛女为明太祖朱元璋二姐,明朝开国将领李文忠的母亲,因曹国公李文忠的缘故,后加册为曹国长公主。此画与规定中的公主服制略有不同,根据服制,其应为无龙纹的红色大衫,不持玉圭,但由于朱佛女在大明立国之前就已经去世,是后被追封的公主,并且此像为清初追摹的,而明代晚期,冠服已没有完全按照规制来,常穿着比自身等级高的冠服,佩戴高品级的翟冠,补子、革带等,画像中也多绘制穿戴高等级形制的冠服。另外在《临淮侯夫人史氏像》《明人绘三人群像》等画中,也都可以看到明代霞帔的面貌。
《明人绘三人群像》
与霞帔搭配的还有一物便是佩坠,明代的佩坠延续了宋代佩坠的功能——以重量来保持霞帔的平整,而明代的佩坠同样有着明确的等级规定:公、侯、伯及一至四品,为钑花金坠子;五品镀金钑花银坠子;六至九品下均为钑花银坠子。
明 嘉靖廿六年金帔坠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中有一对明益庄王朱厚烨墓出土的金帔坠,坠子为鸡心形,中空,两面透雕凤纹,制作精良,顶部尖端有孔,穿以挂钩,刻有“银作局嘉靖二十六年八月造金一两九钱”的字样。由此看来,“凤冠霞帔”是古代官定的有品级有身份女性的正式穿搭,那为何流传至今让大家觉得是结婚的婚服呢?中国古代的婚礼服色,自周代的玄纁开始,南北朝时还出现过白色的婚服,到了唐宋则用青色,而至明代变为大红色并在民间盛行。明初的律法还规定了民间女子礼服不可以用大红、鸦青、黄色,但是上文也提到了,明代后期规定已经松动,常有逾越服制的现象,甚至明代的家族画像中也常描绘高于自己等级的冠服。故而先前对婚礼的禁忌随着时间逐渐被打破,此后“真红大袖衫”和“凤冠霞帔”的装扮流传至今,成为人们对中式婚礼的印象标准。
明 嘉靖廿六年金帔坠
当然,民间的“凤冠霞帔”,与后妃命妇的凤冠霞帔还是存在很多差别的。明末至近代,男子娶妻俗称“小登科”,在这一天新郎可以穿九品官服,新娘用九品命妇之服,其凤冠上可以用珠翟两个,珠月桂开头两个,翠云二十四片,翠月桂叶十八片,翠口圈一副,上缀抹金银宝钿花八个,抹金银翟两个,口衔珠结两个。虽然明清以来就称民间女子结婚的冠服为“凤冠霞帔”,但其实只是“借名”而已,与真正的凤冠相比,并没有凤鸟装饰在上面,最多也就可以称为“翟冠”;而从财力上看,如果不是富贵人家,平民阶级可能连“翟冠”上的装饰也负担不起,顶多只能称为“花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