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有关马的文物,很多人脑海里浮现的就是被网友戏称有着“脑干缺失的美”的“马踏飞燕”。其实在邯郸,还有着比“马踏飞燕”早400年的文物,那就是出土于赵王陵的一级文物——战国青铜马。专家介绍,这是目前我国最早、最具有写实艺术风格的三匹青铜马。这三匹青铜马,既是中原骑兵崛起的见证,也是“胡服骑射”的重要印记。
个头不大 生动传神
1997年10月18日,赵王陵2号陵发现被盗,盗墓分子盗走了3件青铜马,1件兽面铜铺首,1件透雕花纹金牌饰和209件玉片等珍贵文物,并且贩卖到了国外。经过公安、文物等部门的联合行动,万里追踪,1998年5月12日,这批文物终于“完璧归赵”。
这三匹青铜马是国宝级的文物,和秦陵高大、写实的陶制战马相比比较小巧,高约15至18厘米,长约22至24厘米,但每个个体形象却生动传神。
赵王陵2号陵出土的“举头行走马”(央广网发 邯郸赵王城遗址博物院 供图)
从姿态上看,第一匹是行走马,作仰头行走状,高18厘米,长24.5厘米。马头部向上用力昂起,口鼻自然微张,目视前方,双耳竖立并拢朝前,机敏警觉。身体胸肌发达,脖颈宽厚结实,颈脊两侧整齐地用细阴线刻画出鬃毛。整个体态刻画得比例准确,健壮圆润,完全符合动物机体的解剖学原理,娴熟地表现出马匹真实的质感和力量感。特别是它的四肢粗壮有力,交错分布,动作正处在右前蹄刚刚抬起正欲迈出,后左蹄欲落未落之时,行走姿态鲜明生动,蕴含着十足的动感韵律。
赵王陵2号陵出土的“低首觅食马”(央广网发 邯郸赵王城遗址博物院 供图)
第二匹是驻足马,高15厘米,长22.5厘米。马的脖颈弧形弯曲,向下低沉,且微微左斜,并压迫颈下皮肤产生浅浅的褶皱,显出几分动势。其五官刻画细致鲜明,口、鼻自然张开,鼻梁棱角分明。两眼眉骨高耸,目视下方,神情专注。四肢粗壮有力,自然伫立。后腿微弯曲,作臀部后坐姿态,与低垂的马头配合,保持身体平衡。虽然乍一看此马塑造的是静止伫立状态,但从其脖颈向左侧顾盼的动作和眼睛神态的刻画上,可以想象出这匹马正在盯着草地上的某个小昆虫,马在野外草地觅食过程中,这种大脑走神儿的现象经常可以看到,这一瞬间的刻画,立刻让马有了活泼生动的气息。
赵王陵2号陵出土的“低首伫立马”(央广网发 邯郸赵王城遗址博物院 供图)
第三匹马也是驻足马,高15厘米,长23.5厘米。这匹马的雕刻手法和上两匹马基本一致,立体圆雕与浮雕线阴刻相结合。马首向前下方伸出,颌骨突出,颌角分明清晰。马的脖颈呈自然明快的弧线弯曲,颈部肌肉条块状隆起。用细阴线刻画出清晰的线条表现剪过的颈鬃和尾鬃,其中有几绺浮雕的颈鬃伏贴于颈鬃两侧,明显突出。但与前两马不同的是,此马在脖颈、五官、前胸后臀及四肢等各部位,更强调了肌肉组织的塑造。马的眼眶鼓凸,眼睛瞪大,鼻孔用力圆张,口也为半张状态,上嘴唇褶皱翻起,而且其脖颈和全身肌肉明显隆起突出,发达有力。专家推测,可能是这匹马此刻正在用力打响鼻,而导致身体内部用力收缩,令人仿佛听到它的响鼻声,并看到肌肉绷紧颤动的神态。
“胡服骑射”的历史见证
专家表示,这三匹具有“完全写实风格”马的出土,是我国同时期考古的首次发现。什么是“完全写实风格”呢?用大白话来说,就是“跟真的一样”!为什么这么说呢?国内出土的关于马的文物有很多,比如陕西甘泉出土的商青铜马、陕西眉县出土的西周?青铜驹尊、陕西兴平出土的西汉鎏金马等,在马的形态上,多数都是马腿保持直立的造型,腿部处理方式僵直,尤其是秦马俑,战马体态会略显僵直。但赵王陵出土的这三匹青铜马就完全不一样,其准确、细腻、真实地刻画了马的肌体组织,达到了立体圆雕所追求的完整的体积感,逼真地表现出战马雄健自然的美感和力量感,透露出马的自然本性、野性和悍烈的个性特点。这种完美的艺术手法,在中国雕塑艺术史特别是马的雕塑艺术上,实属罕见。
另外,从马的品种特点分析,这些马雄壮结实,四肢粗短有力,前腿细,后腿弯曲,马蹄前圆、后尖,鼻孔阔大,马耳尖小直立如“削竹”等特点,都符合古代相马书中良马的特征。而且这三匹马均出自赵国王陵之中,显然是等级很高的随葬品,按古代丧葬中“事死如生”的观念,推测此三马也有可能像唐昭陵六骏一样,是赵王生前所喜爱的骏马形象。更有学者推测,从赵王陵2号陵被盗的面积不及墓室面积十分之一的情况估计,恐怕墓中陪葬的不仅仅是这三匹铜马,很可能是一批青铜马群,应该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历史见证。从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开始,更为机动灵活的骑兵便逐渐成为战场的主力,进而也打造出了一支横扫八方的“赵边骑”,成为战国时期最强骑兵,甚至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骑兵部队!可以说,这三件青铜马,它们既是中原骑兵崛起的见证,也是这场改革的重要印记。
统筹:央广网记者王岩 王伟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