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去世后为何要“停灵三日”?跟神医扁鹊做的一件事有关殡仪一条龙 殡葬殡葬服务殡葬 40083418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3-29 08:00

原创 古人去世后为何要“停灵三日”?跟神医扁鹊做的一件事有关

2025-03-16 13:30

发布于:天津市

人死后需要“停灵三日”这个习俗,殡仪一条龙 殡葬殡葬服务殡葬 4008341834随着遗体火化的流行,开始逐渐淡出人们视线;但是在一些农村地区,依旧能找到这种葬礼的痕迹。关于为何会流行该种习俗,我们还是得从史料上找答案。

根据我国儒家经典典章制度《礼记》中《问丧》篇记载:“三日而后敛者,以俟其生也。三日而不生,亦不生矣。”原来这停灵三日,是为了等待逝者再度“复活”。别想岔,此复活非彼复活,而是因为古代医疗条件低下,对于一位病人是真的去世还是暂时昏死过去并不能很好的区分。

战国时期著名神医扁鹊大家都知道吧?关于他神医的名声,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来自于他游历医虢国之时,恰巧碰到了虢国太子“去世”之事。当时太子并非真正死亡,而是一种假死状态。平常人不了解,殡葬服务热线电话 4008341834但扁鹊却一眼看来出来。身为医者,扁鹊当然不能见死不救,于是在他尽心尽力的救治之下,3日后,虢国太子醒了过来。

但其他人不懂这虢国太子并没有死啊,在他们看来,就是扁鹊能够“起死回生”,治好了“尸厥症”,因此奉他为神医。从此后这停灵三日的习俗也传了下来,就是害怕再次出现这种假死情况。除开期待逝者能够“复生”外,停灵三日还跟我国古代流传的两种思想有关。

第一种是古代对于丧葬之事的看重,看看那些帝王们花大精力修建坟冢就懂了。古代丧事非常有讲究,形成了一整套流程,包括了“小殓、大殓、入殓、盖棺、躲钉、入土开路……”等等,全套下来至少也得3日才能全部完成。

另一种思想则是因为孝道。俗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古代长辈去世,子女肯定得在旁送父母最后一程。但古代交通不便,那些嫁到隔壁村,或者在州府读书的子女怎么办?肯定得给他们回程的时间。

3日就是一个最为合适的时间,既能给外地子女一定的赶回时间,又不至于让逝者的遗体就此腐烂。因此《礼记问丧》有云:“孝子之心,亦益衰矣。家室之计,衣服之具,亦可以成矣。亲戚之远者,亦可以至矣。是故圣人为之断决,以三日为之礼制也。”至于那些更远一些的亲戚,就没办法了。

到了现代,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很难再出现古代那种假死而不被发现的事;奔丧也不需要3天之久。再加上土地资源稀缺,以及土葬所带来的一些麻烦,更为环保的火化开始流行,“停灵三日”慢慢只是作为一种习俗而存在,基本上是子女为了表达对父母的眷恋以及不舍,而非一种必须遵守的规矩存在。

那么对于“停灵三日”这件事,你又是如何看待的呢?关于传统的土葬制度以及现在推行的火化制度,你觉得哪个比较好?

参考资料:《礼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