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是中国近年来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殡葬24小时服务电话 4008341834出土大量珍贵文物,其中漆木竹器约3000件,是目前已知汉墓中出土漆器品种和数量最多的一处。一件兼具屏风功能的“漆绘衣镜”,绘有孔子及其弟子颜回等人图像和传记,这是迄今为止存世最早的用大漆绘制的孔子画像。
漆画,顾名思义,是以天然大漆为主要材料的绘画。目前在我国,漆画既属于工艺美术,又作为一种与中国画、油画、版画等并列的独立绘画种类。漆画的特殊性主要源于其材料和工艺。漆画所用漆除大漆外,还有现代合成漆材料和化学漆。漆的黏合性产生的包容性几乎可以涵盖所有材料,常用的有金、银、铅、锡、蛋壳、贝壳、石片、木片等。漆画的工艺技法可分成变涂、堆塑、磨绘、刻填、镶嵌、描绘、罩染、髹涂等。
从历史和艺术本质上看,中国漆画可分为古代漆画和现代漆画。“漆绘衣镜”属于古代漆画,展示了江西古代髹漆技艺的精美绝伦,同时也为江西古代漆画溯源提供了实物证据。
江西先民用漆的历史悠久,自商周时期起,丧事服务咨询 4008341834便开始将天然生漆调和矿物质色粉为色漆,彩绘生活用器,这可能是江西古代漆画的源头。新干大洋洲商墓等遗址出土的彩绘漆器残片显示,商晚期赣北地区的髹漆工艺已较为成熟,主要用于祭祀和丧葬用品的纹饰彩绘,具有浓厚的楚文化色彩。汉代是江西漆艺术发展的辉煌时期,漆器的使用范围和制作规模显著扩大,技艺达到新的高度。漆器纹饰多为红、黑两色的几何纹和云气纹,色彩对比鲜明,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部分器表还镶嵌了人物、动物等图像的金银片及饰件,工艺精湛,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和审美趣味。
魏晋到隋唐时期,江西漆艺的髹饰工艺有了新的发展,纹饰风格从汉代的厚重朴拙转向轻松灵动,人物形象更加生动洒脱,体现了从雄浑古朴向轻盈雅致的过渡。南昌市东吴高荣墓、南昌火车站东晋墓出土的漆盘、漆奁和漆槅等,装饰图案以人物、动物为主,线条勾勒流畅多变,融入了更多文人意识和绘画倾向,整体风格呈现出从图案化向绘画性过渡的演变趋势。隋唐时,江西漆艺逐步从日用生活器向车船、建筑、宗教造像等方面拓展。
宋元时期,江西庐陵(今吉安)螺钿漆器以黑漆为底,采用薄螺钿裁切、镶嵌出楼阁山水人物纹样,画面层次分明、色彩丰富,反映了士大夫阶级的精神内核和社会的审美倾向。此外,宋代虔州(今赣州)的雕花生漆竹筷曾列为贡品,红漆雕花瓷板凉床、明漆贴金彩绘家具等漆木器在民间广受欢迎。
明清时期,江西成为全国主要的漆器产地之一。景德镇的瓷胎漆器、赣州府的皮胎漆器、吉安府的木雕鎏金挂屏、大汾墟(今遂川)的漆扇、袁州府(今宜春)和饶州府(今鄱阳)的脱胎漆器等,图案纹饰精美,绘画性不断增强。尤其是宜春脱胎漆器髹饰技艺,延续了宋代以来文人画的审美意趣,图饰多以诗意山水、野逸花鸟为主,线条洗练、禅味十足,实现了从日用器物向观赏性工艺品的跨越。明代《髹饰录》中曾用“千文万华,纷然不可胜识”来赞誉其漆艺的发展成就。
从商周以来,依托在漆器上的“漆画”,不仅从两汉的金银纹饰镶嵌、魏晋的彩漆描绘、宋元螺钿镶嵌到明清时期的刻灰、犀皮、宝砂等漆器装饰工艺汲取绘画技艺精华,更在艺术形式上从最初的几何图案转向文人画风格。江西古代漆画的历代髹漆技艺,为现代漆画的形成和嬗变提供了多样化的绘画语言支持。古代漆画的文化内涵也为江西现代漆画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进入20世纪80年代,我省美术工作者在继承鄱阳、宜春等地传统漆器“千文万华”的装饰工艺基础上,融入了现代绘画创作理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江西现代漆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