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柳 旭 冯 佳
殡葬是涉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大事。近年来,江苏省宿迁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殡葬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实现“逝有所安”为目标,全面深化殡葬领域改革,殡葬服务公益惠民属性进一步彰显,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社区追思堂助推白事简办
在宿迁市洋河新区洋河镇新城名苑社区南侧300米处,有两个由灰顶白墙建筑围成的小院,院门前还有一个半圆形的广场,这里是社区集中守灵中心,也叫社区追思堂。
新城名苑社区党支部副书记孙月振介绍,新城名苑社区是洋河新区最大的拆迁安置社区,有居民1.2万人,是典型的“村转社区”。以前,村民办白事都习惯搭设灵堂,住进单元楼后,因为没有地方设灵堂、搭灵棚,就有人在楼前空地上办白事,不仅侵占公共空间、阻塞消防通道,回荡在社区里的哀乐声、唢呐声还严重影响居民生活。
针对这一现象,洋河新区广泛征求各方建议后,在距离新城名苑社区不远的地方建设了追思堂,作为举办白事的固定场所,供社区居民使用。李思(化名)是新城名苑社区的居民,她告诉记者,去年11月,她的婆婆去世后就是在社区追思堂办的白事。“在殡仪馆火化完就直接过来了,社区追思堂的场地免费使用,厨房、灶具、桌椅都有,就交一点儿水电费,基本没有成本,请来的人都是至亲,白事一切从简,我们也不愿意大操大办。”李思说。
“自2019年下半年启用以来,居民在追思堂办白事400多次,既为群众提供了便利,又减轻了丧葬负担,得到大家一致好评。”孙月振告诉记者,附近的居民都可以来追思堂办白事,但要遵守“十项约定”,即白事随礼不得超过200元,严禁不良陋习和低俗表演等,“村里对白事流程、参加人员范围都有规定,全体党员主动签订遵规守约承诺书,并积极劝导亲朋好友丧事简办,为的就是弘扬文明新风尚,向陈规陋俗说‘不’。”
记者了解到,追思堂的设立不仅有效解决了白事扰民的难题,而且在改变传统习俗、引领文明新风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洋河新区已将这项经验在全区推广,将追思堂作为新型农村社区标准化配套设施之一,让节俭办白事的理念深入人心,让文明之风吹进千家万户。
惠民殡葬保障逝有所安
上午10点,宿迁市宿豫区关庙镇的吴广平(化名)来到宿迁市殡仪馆,他要为孩子的舅舅办理丧事。
“一共使用了16项服务。”认真核算后,殡仪馆接待厅的工作人员把一张服务项目清单递给吴广平,上面除了填有个人信息外,还列明了殡仪馆各项服务的名称和价格,打钩项都是逝者家属选用的服务。
“收费都有标准,价格公开透明。”吴广平指着墙上的《服务项目及收费标准公示》告诉记者。
“根据江苏省的惠民殡葬政策,他还能享受1080元的服务费减免。”市殡仪馆工作人员介绍,实行减免的殡葬四项基本服务项目包括遗体接运、遗体存放、遗体火化以及200元以内的骨灰盒。逝者家属可向户籍所在地乡镇(街道)民生事务局申请,受理后由县财政部门每月统一审批,减免的费用通过银行支付给逝者家属。
“目前,殡仪馆内销售的骨灰盒最高不超过3000元,200元的骨灰盒保障供应,完全可以满足群众需求。”宿迁市民政局社会事务处处长郭家利告诉记者。
与宿迁市殡仪馆一墙之隔的追远陵园是一家经营性公墓。在陵园大门口,记者看到一块醒目的价格公示表。陵园负责人施学松告诉记者,2023年2月1日新一轮价格报备后,原来标价4800元的壁葬,价格调整为2000元,同时墓穴的价格总体下降了20%—30%,群众负担明显减轻。
在宿豫区来龙镇来龙公墓,记者了解到,该公墓属于乡镇公益性公墓,实行政府指导价,双穴不超过3000元、单穴不超过2000元。
除了让殡葬更惠民,宿迁市还着力提升殡葬服务设施建设水平。“正在建设中的宿迁市殡仪馆新馆预计9月投入使用。”郭家利告诉记者,目前正在使用的老馆建于20世纪80年代,新馆总投资4亿元,面积是老馆的5倍,火化炉从6台增加至13台,设有8个告别厅,最大的有800平方米,集中守灵楼可供6家人同时使用,同时还有4万个骨灰存放格位,能够有效提升全市殡葬服务能力和水平。
规范服务突出公益属性
“这里离家近、环境好,平时有人打扫,镇上的邻居去世后都在这里安葬,管理和服务也规范,老人安葬在这里我们很放心。”在泗阳县追思园·城区二园公墓,刚给亲人扫过墓的李明(化名)对记者说。
然而就在几年前,泗阳县的一些公墓经营者还按面积、装饰、绿化等因素将墓穴分为不同档次,引发群众“攀比”心理,给群众带来较大的丧葬负担。
“我们对全县城市和乡镇公益性公墓进行统一规划,改善了环境、规范了收费、提升了服务。”泗阳县民政局局长孙修利说,“殡葬改革既是一项社会治理的系统工程,更是一项暖民心、惠民心、得民心的民生工程。”
“在深化殡葬改革过程中,宿迁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确立了‘逝有所安’的改革目标,先后印发《关于深化殡葬改革推进逝有所安的实施意见》等16份政策文件。”宿迁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钱向辉表示,宿迁市殡葬改革推动了殡葬领域突出问题的有效解决,保障了殡葬管理的常态化规范化运行,让殡葬事业真正服务于民、惠及百姓,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