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寻古问“通”
让文物“活”起来
导语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者,殡葬24小时服务电话也是文化的传承者。每一件文物背后都隐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都有一个等待被讲述的故事。欢迎加入《寻古问“通”——让文物“活”起来》的奇妙旅程。我们将一同探索古文化遗址、石窟寺及石刻、古建筑、古墓葬以及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历史遗迹,感受古代工匠的智慧与技艺,追溯文明的起源与发展,领略古人的建筑美学与生活智慧,揭示古代丧葬文化的奥秘......让这些静默的文物在我们眼前“活”起来,让尘封的历史在我们眼前“看”得见!
同时,我们还将关注文物保护的最新动态,让您了解如何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让我们携手走进这个充满魅力的世界,共同感受文物的温度,聆听历史的回响。
通江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人文荟萃,孕育了众多杰出人物
其中,最为人称道的便是“三李”
纪晓岚赞其三人
“人盖有古良吏之风,文堪与‘三苏’媲美”
“三李”的故事已经成为历史
可“三李”故居里的一砖一瓦都在将历史重映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通江“三李”故居
传承历史文明,触摸通江的人文底蕴!
“三李”故居
“三李”故居(修缮后)
所谓“三李”,是指清初文化名人李蕃、李钟壁、李钟峨父子三人。父亲李蕃曾任山东黄县(今龙口市)知县,清廉仁政,入选《廉政瞭望》,被评选为四川清官;长子李钟壁曾任广西平南县令,在任期间兴办义学,让贫困学子免费入学,卸任回家后,救济扶贫,至今还有保存完好的“济田坝”;次子李钟峨官至翰林,清正廉洁。父子三人,同朝为官,一门三杰,著述颇丰,三人合著《雪鸿堂文集》收录入《四库全书》,在康雍乾之世名动一时,被称为“通江三李”。
“三李”
“三李”故居位于兴隆镇翰林村,修建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距今已有330余年历史,历经多次续建,是通江县目前唯一一处保存较好的历史文化名人故居。2020年,巴中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李”故居(原貌)
“三李”故居(原貌侧面)
“三李”故居,规格严谨,梯次布局:马圈→桅杆→牌坊→廊坊→轿房→厅房(两侧分别为膳堂、书房)→堂屋,是一座具有巨大文化价值的清代翰林院落。经300多年的风雨侵蚀,“三李”故居屋面大面积垮塌和漏雨,因后裔不敢擅自修葺,以致破败零落。
“三李”故居(修缮前)
为打造“三李”文化精品工程,2017年通江县文物局,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三李”故居进行了全面修缮。建筑坐西南向东北,占地面积1564平方米,建筑面积1210平方米,为三进四合院,由下院、过厅、上院组成。穿斗木梁架结构,青瓦屋面,悬山歇山混合式屋顶,板壁隔窗,是典型的川东北民居建筑风格。
“三李”故居(修缮后)
经过修缮后的“三李”故居,焕然一新,明亮宽敞,自然环境优美,历史文化厚重。位于翰藻院的“太阳石”“月亮石”等,记录着李家那个时代的情况,折射出的家风、品格、文化,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三李”故居(修缮后)
翰藻院
故居内对李蕃、李钟壁、李钟峨三人的典型事迹进行了陈列布展。《巴蜀人杰、通江三李》主题展览由序厅、“三李”的生平事迹和李氏渊源、家风、学风、文风、政风、济世等版块组成,全面展示其家风、学风、政风、文风等方面,以传承历史名人的优良品质。
“三李”故居展陈
李蕃梅园
李蕃梅园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在山东黄县(今龙口市)任县令的李蕃被诬回家后,借梅抒情言志,就在今通江县兴隆镇紫荆村一天然巨石旁栽种了十多亩梅树,并在石上书写了“李蕃梅园”四个大字。后因年代久远字迹模糊,只留下了依稀印痕。1985年,蕃公后裔李显科与时任通江县县志办主任赵明志请工匠李洪达、屈际龙在原印迹上重新进行了打凿。李蕃还作诗“林下轻风一老人,梅花满院不为贫。将花细嚼寻花味,懒向枝头去觅春。”抒发自己高洁的情怀。时至今日,早春时节,李蕃梅园的梅花仍年年绽放,美不胜收。
翰林茶酥
翰林茶酥
据悉,李蕃回故里后住翠云居,每日事毕,闲来煮水沏茶,静思冥想。为了要配得上这一口好茶,蕃公在茶园里采摘当季鲜叶,辅以鸡蛋、面粉,自制一款小巧精细的茶酥,供品茶之用。茶酥橙黄翠绿相间,酥脆清香,有雨中青翠嫩芽的味道,后来人们为纪念李蕃父子三人,便时时制作茶酥,故称“翰林茶酥”。
古建筑是一部
可以通过空间翻译时间的历史字典
“三李”的故事或许早已埋入时光里
而“三李”故居则承载着其高尚的思想品格
将“三李”文化不断流传下去
让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
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轻触阅读原文
四川通江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原标题:《寻古问“通”(八)——让文物“活”起来丨探访“三李”故居,触摸通江的人文底蕴》